序号 | 作者 | 论文题目 | 发表日期 | 杂志名称 |
1 | 孟祥斌 | 基于Quest 3D的绞吸式挖泥船系统三维交互仿真设计 | 2015.12 | 机械工程师 |
2 | 潘阿芳 | 小小圆点动起来 | 2015.12 | 书画艺术 |
3 | 潘阿芳 | 谈图形创意的生活表达 | 2015.12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4 | 王箫音 | 浅谈江南建筑造型元素在次时代游戏场景中的应用修改 | 2015.12 | 文艺生活 |
5 | 赵胜华 | 中国家装行业运营模式现状与展望 | 2015.12 | 中华建设 |
6 | 田军 | 常州方言中的“脏话”探析 | 2015.12 | 福建质量管理 |
7 | 田军 | 浅谈通过看原版电影提高英语听力理解 | 2015.12 | 青年文学家 |
8 | 达红 | 中国养老困境及解决方案初探 | 2015.11 | 科技风 |
9 | 王毅 | 石像的坍塌—Maya刚体与粒子技术的综合应用 | 2015.11 | 信息化建设 |
10 | 宋玉姗 | 探讨基于行为活动视角下对店面设计研究—以常州万达广场一号地下商业街为例 | 2015.11 | 现代装饰 |
11 | 刘毅飞 | 新中国电影海报字体创意设计研究 | 2015.11 | 青年文学家 |
12 | 苏卉君 | 字体设计的图形化表现手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 2015.11 | 大众文艺 |
13 | 万炜 | 日式暖帘之特征和启示 | 2015.11 | 青年文学家 |
14 | 于洁 |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 2015.11 | 美与时代 |
15 | 田军 | 基于跨文化交际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 | 2015.11 | 福建质量管理 |
16 | 郭枫楠 | 关于高校动画专业摄影摄像课程教学的研究 | 2015.11 | 双语学习 |
17 | 郭琰 | 当传统遭遇现代-对篦箕巷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015.10 | 海峡论文 |
18 | 屠姣皎 | 高校学生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的调研及分析 | 2015.10 | 海峡论文 |
19 | 王箫音 | 基于CG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动画场景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15.10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 | 陶晶晶 | 动画造型设计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2015.10 | 戏剧之家 |
21 | 王箫音 | 常州城市信息交互设计应用研究 | 2015.10 | 艺术科技 |
22 | 赵胜华 | 中国建筑装饰材料消费趋势与行业发展方向 | 2015.10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23 | 尚淑萍 |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再思考 | 2015.10 | 中国经贸导刊 |
24 | 周琳 | 现代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 | 2015.10 | 大学教育 |
25 | 李志强 | 《魂牵梦萦画故乡——怀斯在乡村的坚守给我们的启示》 | 2015.9 | 美术教育研究 |
26 | 史洪 | 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 2015.8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27 | 张敏 | 艺术与设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 | 2015.8 | 品牌 |
28 | 周琳 | 地方高校实践育人培养路径的探索 | 2015.8 | 职教通讯 |
29 | 王箫音 | 城市展示交互设计初探——常州博物馆、规划馆 | 2015.7 | 艺术科技 |
30 | 王筱丹 | 《材料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 2015.7 | 艺术科技 |
31 | 范立娜 | 手绘与电脑结合表现时尚人物插画的方法探索 | 2015.6 | 艺术评论 |
32 | 彭伟 | 城市中的有趣公共艺术 | 2015.5 | 公共艺术 |
33 | 叶公平 | 清末民初北京完颜家族的两大鉴藏家 | 2015.5 | 中国书画 |
34 | 于洁 | 公民艺术素养现状与苏南现代化建设 | 2015.5 | 艺术科技 |
35 | 田军 | 地方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 2015.5 | 教育 |
36 | 张敏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校园交互设计与实现 | 2015.4 | 品牌 |
37 | 达红 | 《论语》教育思想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发 | 2015.3 | 品牌 |
38 | 郭枫楠 | 动态影像设计在影视广告中的跨界表现的研究 | 2015.3 | 品牌 |
39 | 彭伟 |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后期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 2015.3 | 艺术科技 |
40 | 彭伟 | 壁画技术、材料与应用的历史 | 2015.3 | 公共艺术 |
41 | 陆小玲 | 浅谈“动画剧本创作”教学方法的改革 | 2015.2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42 | 温巍山 | 陈洪绶雕版插图临摹和变体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2015.2 | 美术教育研究 |
43 | 温巍山 | 陈洪绶《莺莺像》插图对“祖本”的继承与再造 | 2015.2 | 书画艺术 |
44 | 吴文治 | 设计与艺术的美感互通 | 2015.2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45 | 陈宏可 | 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探索 | 2015.2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46 | 屠姣皎 | 试论职业信息采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 2015.2 | 文教资料 |
47 | 周琳 | 关于以人为本的现代高效人事管理制度构建策略研究 | 2015.2 | 改革开放 |
48 | 彭伟 | 公共空间作为一个实验室——非正式的城市设计新方法 | 2015.1 | 公共艺术 |
49 | 王毅 | 3D“浴火凤凰”的制作 | 2015.1 | 数字技术与应用 |
50 | 戚宇 | 环境艺术与植物景观的艺术融合 | 2015.1 | 文艺生活 |
51 | 范立娜 | 汉代图案对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启示 | 2015.1 | 大舞台 |
52 | 李志强 | 画出心声,静物才能回响——夏尔丹静物艺术研究 | 2015.1 | 美苑 |
53 | 李志强 | 台湾公共美学与公共艺术民众参与性研究 | 2015.1 | 美苑 |
54 | 苏卉君 | 闲章与字体设计比较研究对设计教学的意义探索 | 2015.1 | 美术教育研究 |
55 | 王筱丹 | 《从概念书看书籍设计发展趋势》 | 2015.1 | 美术教育研究 |
56 | 朱亮亮 | 《清明上河图之“春景说”再论证》 | 2015.1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
57 | 朱亮亮 | 《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兴起下艺术市场环境与艺术家的身份转化概述》 | 2015.1 | 国画家 |
58 | 夏娴 | 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及现存问题初探 | 2015.1 | 文教资料 |
59 | 夏娴 | 二级学院社团心理辅导功能的探索 | 2015.1 | 品牌 |
60 | 陈璐 | 社会组织提高常州文化产业软实力的对策分析 | 2014.12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61 | 郭枫楠 | 关于公益社团喜服绘如何丰富常州文化产业的研究 | 2014.12 | 鸭绿江 |
62 | 陆小玲 | 浅谈《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 2014.12 | 《戏剧之家》 |
63 | 宋玉姗 | 可供性理论视角下的商业店面设计研究 | 2014.12 | 现代装饰 |
64 | 汪瑞霞 | 媒介融合视域下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 | 2014.12 | 《美术大观》 |
65 | 刘毅飞 |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思考 | 2014.12 | 品牌 |
66 | 范立娜 | 纸艺家居工艺品设计的实践探索 | 2014.12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67 | 韩峰 | 论西方学院艺术教育的发展以及对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 2014.12 | 品牌 |
68 | 王燕 | 基于生态绿城建设的城市道路绿化模式探讨 | 2014.12 | 绿色科技 |
69 | 朱亮亮 | 浅议五代两宋壁画艺术特色 | 2014.12 | 《美术教育研究》 |
70 | 朱亮亮 | 史前彩陶绘画解读 | 2014.12 | 《美术教育研究》 |
71 | 郭琰 | 创新设计中的设计管理 | 2014.12 | 品牌 |
72 | 刘永刚 | 特效制作一例——爆炸(上) | 2014.11 | 影视制作 |
73 | 赵可恒 | 中国传统玩具造型美探析 | 2014.11 | 艺术时尚 |
74 | 赵峰 | 中国传统民俗民艺中的鼠文化 | 2014.11 | 兰州大学学报 |
75 | 赵可恒 | 乌尔姆模式对现代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 2014.11 | 教育教学论坛 |
76 | 戚宇 | 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的作用 | 2014.11 | 艺术品鉴 |
77 | 范立娜 | 试论平面设计专业插画课程的教学方法 | 2014.11 | 艺术科技 |
78 | 陈璐 | 基于公园主题特色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 2014.11 | 艺术科技 |
79 | 史洪 | 基于不同人群同一户型的室内空间生态设计研究 | 2014.11 | 城市建筑 |
80 | 张新荣 | 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实际项目法”教学模式探索 | 2014.10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81 | 赵峰 | 农耕文化在传统民俗民艺中的体现--以鼠为例 | 2014.10 | 鸭绿江 |
82 | 薛锋 | 伦敦年度设计展解析及思考 | 2014.10 | 装饰 |
83 | 朱亮亮 | 冲破封建伦理束缚 走向现代审美趣味 | 2014.9 | 《中国美术研究》 |
84 | 徐娟燕 | 从“秩序度”到“心理量” | 2014.9 | 艺术教育 |
85 | 刘永刚 | 未来开始于过去——动画发展需承载传统文化 | 2014.9 | 电影评介 |
86 | 何玉莲 | 文化导向下的常州主题公园导视系统设计 | 2014.9 | 包装工程 |
87 | 富全伟 | 电脑音乐技对高校音乐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研究 | 2014.9 | 《音乐时空》 |
88 | 王毅 | Maya批处理渲染功能的优化 | 2014.8 | 《消费电子》 |
89 | 何玉莲 | 案例教学法在设计心理学课程中的运用 | 2014.8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90 | 王新军 | LED显示屏光污染测量和防治 | 2014.7 | 建筑电气 |
91 | 王新军 | 基于GIS的江苏省水土保持规划方法研究 | 2014.6 | 水土保持通报 |
92 | 富全伟 | 电脑音乐技术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 2014.6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93 | 赵可恒 | 中国民间玩具造型艺术略论 | 2014.5 | 艺术研究 |
94 | 薛锋 | 论水粉风景色彩的诗意表现 | 2014.5 | 民族艺术 |
95 | 王燕 | 常州古典园林人文内涵解读—以未园为例 | 2014.5 | 装饰 |
96 | 于洁 | 图形创意教学中的地方文化引入 | 2014.5 | 装饰 |
97 | 潘阿芳 | 动画专业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实践思考 | 2014.5 | 装饰 |
98 | 史洪 | 从时间维度思考经济适用房的生态设计 | 2014.5 | 装饰 |
99 | 彭伟 | 城市建筑投影的公共艺术形态探析 | 2014.5 | 装饰 |
100 | 温巍山 | 陈洪绶《九歌图》插图创作的习作性和探索性 | 2014.5 | 装饰 |
101 | 张新荣 | 前后北岸明清官邸厅堂构架的保护和传承 | 2014.5 | 装饰 |
102 | 龚声明 | 漆壁画与环境装饰——以刻漆贴金壁画为例 | 2014.5 | 装饰 |
103 | 徐茵 | 多维空间的图像叙事——儿童绘本的叙事表现研究 | 2014.5 | 装饰 |
104 | 赵可恒 | 面向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以《白玉神兔》为例 | 2014.5 | 装饰 |
105 | 陆小玲 | 商业化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的出路 | 2014.4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106 | 赵可恒 |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产品设计动态演示课程开发 | 2014.3 | 装饰 |
107 | 于洁 | 广告设计教学中图形创意的有效介入 | 2014.3 | 艺术科技 |
108 | 富全伟 | 简述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构成 | 2014.3 | 文教资料 |
109 | 龚声明 | 品质与生活——现代语境下珐琅彩工艺表现 | 2014.1 | 艺术生活 |
110 | 温巍山 | 陈洪绶《娇娘像》插图的造型设计与线性装饰 | 2014.1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
111 | 汪瑞霞 | 艺术素养教育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 2013.12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12 | 薛锋 | 从企业用人需求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 2013.12 | 常工院学报社科版 |
113 | 王燕 | 室内立体绿化方法探析 | 2013.12 | 绿色科技 |
114 | 王燕 | 焦作煤矿采煤塌陷区生态景观再造设计 | 2013.12 | 煤炭技术 |
115 | 万炜 | 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观念与形式问题 | 2013.11 | 《美与时代》 |
116 | 韩峰 | 浅谈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 | 2013.11 | 大众文艺 |
117 | 郭枫楠 | 关于动态影像设计教育的思考 | 2013.11 | 青年文学家 |
118 | 郭枫楠 | 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应用研究 | 2013.11 | 青年与社会 |
119 | 刘毅飞 | 常州城市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探索 | 2013.11 | 大众文艺 |
120 | 赵峰 | 中国老鼠嫁女传说的农耕文化性 | 2013.11 | 装饰 |
121 | 陈宏可 | 康斯泰伯尔画中的自白 | 2013.11 | 美术大观 |
122 | 赵可恒 | 工业设计导入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探析 | 2013.10 | 现代装饰 |
123 | 彭伟 | 动态图像设计的视觉传达表现研究 | 2013.10 | 大舞台 |
124 | 韩峰 | 中国油画的“写意性”探究 | 2013.10 | 文艺生活 |
125 | 彭伟 | 公共动态影像艺术的一般现象与特征 | 2013.10 | 公共艺术 |
126 | 张新荣 | 思溪村继志堂、承德堂天井布局礼制特点解读 | 2013.9 | 装饰 |
127 | 赵峰 | 陶元庆书籍装帧设计的意象装饰形式 | 2013.9 | 现代装饰 |
128 | 王箫音 | 浅析CG动画场景中三维与二维技术的融合——原创动画《变形记》的场记制作 | 2013.9 | 艺术科技 |
129 | 王箫音 | 创意学课程本科教学方法的探索 | 2013.9 | 科教文汇 |
130 | 王筱丹 | 从“方正奖”看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 | 2013.8 | 艺术教育研究 |
131 | 史洪 | 五个变——经济适用房的生态设计构想 | 2013.8 | 常州工学院 |
132 | 何玉莲 | 基于历史文化的城市导向系统图形创意 | 2013.8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133 | 赵可恒 | 产品设计专业技术基础类课程体系构建与内容整合 | 2013.8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34 | 张新荣 | 浅论运河对常州城市风貌形成所起的作用 | 2013.8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135 | 秦佳 | 应用红外检测技术防酒驾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2013.8 | 包装工程 |
136 | 张新荣 | 从传统寺庙空间布局谈南山寺景观设计 | 2013.7 | 大舞台 |
137 | 富全伟 |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数字化音乐视野下的音乐创作 | 2013.7 | 音乐创作 |
138 | 何玉莲 | 城市导向系统中文化意义的架构——城市特色文化的构建 | 2013.7 | 广告大观(标识版) |
139 | 于洁 | 肖形印对UI图标设计的启示 | 2013.7 | 大舞台 |
140 | 陈宏可 | 艺术公众与艺术作品的相互影响 | 2013.6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
141 | 项丹 | 城市灯光设计与本土文化 | 2013.6 | 现代装饰 |
142 | 龚声明 | 视觉素养下高校公共美术课程数字化教学探索 | 2013.6 | 文教资料 |
143 | 潘阿芳 | 动画专业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的三化改革 | 2013.6 | 书画艺术 |
144 | 张新荣 | 理坑明清官邸考证记 | 2013.6 | 兰台世界 |
145 | 吴文治 | 重温包豪斯精神 | 2013.6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146 | 赵可恒 | 工业设计促进常州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模式分析 | 2013.6 | 机械设计 |
147 | 刘永刚 | 特效制作一例——群组动画(下) | 2013.5 | 影视制作 |
148 | 王新军 |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光环境研究 | 2013.5 | 建筑电气 |
149 | 张新荣 | 谈宏村承志堂雕刻技艺 | 2013.5 | 装饰 |
150 | 刘永刚 | 特效制作一例——群组动画(上) | 2013.5 | 影视制作 |
151 | 郭琰 | 工业设计CAD课程的创新教学与实践 | 2013.4 | 青年文学家 |
152 | 吴文治 | 论别墅墙体与屋顶的节能设计 | 2013.4 | 华章 |
153 | 彭伟 | 关于插画与电影的跨界思考 | 2013.4 | 电影文学 |
154 | 徐茵 | 人文素养在插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2013.4 | 青年文学家 |
155 | 于洁 | 关于动态影像在视觉传达中的体验设计因素 | 2013.3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
156 | 赵可恒 | 乌尔姆设计教育思想解读 | 2013.3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
157 | 于洁 | 情感因素在“图形创意”教学中的作用 | 2013.3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58 | 于洁 | 从肖形印看现代图形设计的文化自觉 | 2013.3 | 美与时代 |
159 | 彭伟 | 插画创作教学中的材料介入 | 2013.3 | 大舞台 |
160 | 徐娟燕 | 四轮助行器系列产品设计研究 | 2013.2 | 包装工程 |
161 | 于洁 | 图形创意教学中的思维模式研究 | 2013.2 | 艺术科技 |
162 | 何玉莲 | 设计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 2013.2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163 | 万炜 | 浅析物派艺术中的空间观念 | 2013.2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64 | 万炜 | 从传统美学视角谈现代医疗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 2013.1 | 《现代装饰·理论版》 |
165 | 于洁 | 古代肖形印中的民俗文化表现 | 2013.1 | 艺术生活 |
166 | 彭伟 | 关于动画运动规律教学的非主流思考 | 2013.1 | 美术教育研究 |
167 | 张新荣 | 蔡元培与格罗皮乌斯教育思想比较 | 2013.1 | 兰州大学学报 |
168 | 冯波 | 动漫剧本的创作及再加工 | 2013.1 | 艺术科技 |
169 | 范立娜 | 刍论服装品牌的标志及其设计 | 2012.12 | 轻工科技 |
170 | 于洁 | 肖形印与标志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 2012.12 | 艺术探索 |
171 | 王继开 | 小议特殊医疗空间的室内设计 | 2012.12 | 现代装饰 |
172 | 范立娜 | 浅谈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的色彩与图形符号设计 | 2012.12 | 轻工科技 |
173 | 赵峰 | 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 2012.12 | 兰州大学学报 |
174 | 李志强 | 高校艺术设计课程创新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 | 2012.12 | 设计教育高层论坛文集 |
175 | 刘永刚 | 水特效制作一例——水波涟漪 | 2012.11 | 影视制作 |
176 | 温巍山 | 明代雕版插图线描艺术的发展与画家的关系 | 2012.10 | 《装饰》 |
177 | 汪瑞霞 | 良渚玉琮设计文化符码探寻 | 2012.10 | 美术大观 |
178 | 王燕 | 花文化对常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手探析 | 2012.9 | 旅游纵览 |
179 | 陈宏可 | 变形与认同:对艺术博物馆语境的阐释 | 2012.9 | 求索 |
180 | 吴文治 | 设计中的“相反相成”与“相辅相成” | 2012.8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81 | 史洪 | 拓展城市夜景功能的研究——以常州市的夜景规划为例 | 2012.8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82 | 戚宇 | 谈欧式风格在别墅装饰设计中的新运用 | 2012.7 | 成功杂志 |
183 | 史洪 |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意象化表达 | 2012.7 | 山西建筑 |
184 | 王新军 | 常州市光环境的文化表达与发展策略 | 2012.6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85 | 祁劲松 | 游离于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艺术之真 | 2012.6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86 | 潘阿芳 | 动画素描教学实践与思考 | 2012.6 | 《剧影月报》 |
187 | 温巍山 | 来自死亡与梦幻的线性插画 | 2012.5 | 《美术与设计》 |
188 | 温巍山 | 明暗法、透视法对明清插图的影响 | 2012.5 | 《新美术》 |
189 | 王燕 |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 2012.5 | 建筑与文化 |
190 | 戚宇 | 论版式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 | 2012.5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191 | 李志强 | 粉画《斜阳》 | 2012.5 | 美术 |
192 | 刘永刚 | 动画专业学生软件技能类课程教学经验浅谈及课改展望——以Maya技能教学为例 | 2012.5 | 电影评分 |
193 | 秦佳 | 常州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2012.4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94 | 龚声明 | 论陶瓷壁画的审美环境 | 2012.4 | 美与时代 |
195 | 吴文治 | 论别墅的选址与平面布局设计 | 2012.4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96 | 温巍山 | 最后的通信:还原一个真实的比亚兹莱 | 2012.3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7 | 赵峰 | 中国高校油画教学的发展及变革 | 2012.2 | 美术教育研究 |
198 | 史洪 | 居住社区公共设施的配置与设计 | 2012.2 | 艺设研究 |
199 | 吴文治 | 设计本源——设计的真实目的 | 2012.2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200 | 徐茵 | 影视动画中的绘本情结 | 2012.2 | 电影文学 |
201 | 陆小玲 | 小议《兔侠传奇》对当前中国动画电影的启示 | 2012.1 | 常工院学报社科版 |
202 | 汪瑞霞 | 在文化的语境中解读设计——设计文化学研究新视野 | 2012.1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
203 | 徐娟燕 | 构成教学中的感觉训练 | 2011.12 | 装饰 |
204 | 徐茵 | 新媒体语境中的数字插画 | 2011.12 | 大家 |
205 | 汪瑞霞 | 从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看展示空间整体形式效应集聚方式 | 2011.12 | 装饰 |
206 | 张新荣 | 设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刍议 | 2011.12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207 | 彭伟 | 关于动漫创作与常州龙城文化的思考 | 2011.10 | 电影评介 |
208 | 宋玉姗 | 手绘墙艺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设计应用 | 2011.9 | 现代装饰 |
209 | 何玉莲 | 常州城市文化品位再造与提升研究 | 2011.8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10 | 张新荣 | 初考和平古镇 | 2011.8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211 | 刘永刚 | Maya课程教学问题探讨 | 2011.7 | 电影评介 |
212 | 刘永刚 | 动画,想说爱你不容易 | 2011.6 | 电影文学 |
213 | 达红 | 白蛇故事的演变 | 2011.6 | 常州工学院社科版 |
214 | 陆小玲 | 《铁扇公主》:中国动画学派开山之作 | 2011.6 | 常州工学院社科版 |
215 | 潘阿芳 | 定格动画创意教学谈 | 2011.5 | 教育界 |
216 | 徐茵 | 数字插画的教学思考 | 2011.5 | 教育界 |
217 | 刘永刚 | 气象特效制作一例¬——2010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组织馆升降电梯环幕电影第二方案制作 | 2011.5 | 影视制作 |
218 | 何玉莲 | 基于环境特征的城市导向标识系统设计 | 2011.5 | 中国标识(广告大观标识版) |
219 | 赵峰 | 关于当代艺术院校油画教学现状的思考 | 2011.5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20 | 苏卉君 | 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之现实意义 | 2011.5 | 美术教育研究 |
221 | 王毅 | 使用Maya制作流体制作风火轮效果 | 2011.5 |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222 | 汪瑞霞 | 浅谈中国当代佛教建筑装饰的文化多样性 | 2011.4 | 兰州大学学报 |
223 | 王毅 | 使用realflow制作水滴汇聚成标志的效果 | 2011.4 | 《科技资讯》 |
224 | 陶裕仿 | 基于设计服务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 | 2011.4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225 | 王新军 | 常州传统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价值探索 | 2011.3 | 安徽农业科学 |
226 | 于洁 | 肖形印形式语言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创新研究 | 2011.3 | 电影评介 |
227 | 戚宇 | 当代室内风格搭配的主要特点及常见类型 | 2011.2 | 艺术研究 |
228 | 温巍山 | 线描的细分与设计艺术的互动 | 2011.1 | 艺术评论 |
229 | 祁劲松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中的艺术起源 | 2010.11 | 兰州大学学报 |
230 | 龚声明 | 螺钿镶嵌家具的装饰艺术 | 2010.10 | 文艺争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