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产学研教学实践平台,重点实施“项目驱动”实验实践方法
数字艺术综合训练中心依托 “意工厂”产学研教学实践平台,政校企协同创新,先后建成了中国(常州)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设计中心、CNITO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制作平台、全国税收动漫大赛等4个国家级与不同行业紧密联系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如下图所示。CNITO项目资源库集合了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行业的优质项目,中心针对CNITO提供的丰富项目资源进行设计学科教学研究的创新实验,采用了独具特色的“项目驱动”教学法,结合国际市场,开展创新型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有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数字艺术综合训练中心实施项目负责制,实验教学的教师们又是项目的导师,在分析研究CNITO提供的项目对艺术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之后,将行业前瞻性的设计类项目对专业的需求有效分解到我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把具有国际前沿的市场需求与设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具有国际视野和符合创意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并联合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对共性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协同研发、深度合作,实现交叉学科的有机融合,探索创新要素的共享机制,创新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促进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
CNITO项目资源库架构
数字艺术综合训练中心重视基本规范的养成,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重视与科学前沿、工程实际和社会应用实践的密切联系。特别是结合我校的办学实际,吸收行业专家共同研讨,针对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多个专业教学方向,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拟定了基于支撑学科、实验知识内在逻辑关系的综合训练体系,如下图所示,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建共享。
基于支撑学科、实验知识的综合训练体系图
该结构尽可能按功能设置实验室,已经建成了材料与工艺实验室、形态塑造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室、空间与结构实验室、影视特效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数字音乐实验室等。并依据各项目实施的实际需要,在原有教学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及时增添了相关技术装备,主要包括三维打印系统、模型制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系统、动画编辑系统等。特种项目工作站,重点建设了基于3D打印的工业设计研创室、新媒体艺术研创室、物联网特种项目研创室、智能家居设计研创室、公共艺术研创室。每一个实验室能够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群分类实施,分为课程实践、综合实验和项目实训,最大化实现综合性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协作。
数字艺术综合训练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的现代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并按照不同的专业特征和技术特点,修订符合办学定位的实验教学大纲,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虚拟仿真与真实体验相结合,基本技能规范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或者实训项目过程下,借助任课教师、项目导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从查阅文献的完整性、方案设计有创意且合理、到基本操作规范、分析和解决问题、书面报告格式规范等全程自主参与,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实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三年来学生自主申报实践创新项目360多项。“项目驱动”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教学考核主要从创新力、作品的形式美和表现效果、项目流程的规范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品质等方面来评价。提倡教师期初申报实践类课程的展示计划,以项目的形式申请,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批通过,下拨科研经费。到课程结束时,按照申请计划搞一次公开的课程展示,不仅避免了学生成绩带有教师的主观色彩,更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课程采取集体评分制,实验课的成绩分为平时实验成绩和期终实验考核成绩两部分,平时和期末的比例约为80%和20%,其中平时实验成绩分为预习、操作和实验报告各占20%、30%和50%。通过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改革,使之能更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引导学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