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 2010-09-09 浏览次数: 366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我校实验室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目标

实验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之一。实验室建设水平是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要充分认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在广泛调研与科学认证的基础上制订好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近阶段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逐项实施。

我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加强对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领导;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强化实验室管理;加强实验教学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实验教学工作流程;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创新实验教学运行机制,大力推动各类教学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加快实验课程建设,将实验课程建设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范畴;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推动理论课教师与实验教师的双向流动;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投入,改善实验设备条件和实验环境状况;健全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水平。

通过努力,力争建成适应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科学管理理念、较高水准的本科教育实验室,构建重点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相互衔接、有机融合的现代实验教学体系,力争建成数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有专业实验室均达到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

二、加强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领导,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

实验室管理体制是实验室建设的基础,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各相关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职能部门要本着有利于加强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统筹管理、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管理运行效益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学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推进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和《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的要求,我校确立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主管实验室工作,教务处和物资处为实验室工作的主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直属学部)有分管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领导。由于实验教学与实验设备管理分属于教务处和物资处两个部门,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统筹管理,教务处与物资处必须密切合作,综合协调组织,切实推进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良性互动。

实验室管理体制采用学校、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二级管理,即人、财、物等在校级运行,提高实验室地位和运行效益,机构挂靠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使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实验室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学校对实验室建设采取统一规划、整体建设、集约化管理、开放使用的原则。逐步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教学资源,构建面向多学科、多专业、多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心,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三、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深化以实验项目改造和开放实验室建设为重点的实验教学改革

1. 推动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建设

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建设是实验教学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务必严格执行实验教学工作流程,从实验项目开发与管理、实验教学文件、实验教学资料、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考核等各个环节建立一整套符合各专业特点的实验教学管理规范。

2. 优化实验教学模式

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要树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实验教学观,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实验教学要从单纯的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研究性实验发展。要加紧对实验教学大纲的制(修)订,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大力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中的所占比例。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提倡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仿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创新实验教学运行机制,大力推动各类教学实验室向学生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设施的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开放实验室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公共基础类教学实验室要向全体学生开放,专业基础课类教学实验室要向相关专业开放,其他专业实验室要有选择地向学生开放,开放中要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条件的实验室要逐步向文科学生开设科普性实验,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积极推进大学生开展课外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到实验室自主开展课题研究。

4. 加快实验课程建设

学校提倡把实验课程建设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范畴,把实验教材建设纳入精品教材建设计划。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应该积极推动实验课程的建设工作,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加快实验教材更新,提高实验课程质量。大力提倡引进和使用先进实验教材,鼓励自编适应学生研究性学习、具有特色的新型实验教材。加强电子实验教材、网络实验教材、立体化实验教材的研制工作。力争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具有领先水平的省级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和教材。

5. 加强实验教学研究

针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情况,加强对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建立用人新机制,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队伍

通过有计划的人员培训、人才引进、人事机制改革等多种举措,解决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队伍中存在的人员数量缺、文化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薄弱等问题。

建立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队伍的培训制度。担任实验教学的人员必须首先获得授课资格,对现有实验教学岗位上文化层次不高、通过培训仍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实验教师要逐步转移到实验技术管理岗或实验服务管理岗。

引入“灵活、开放、竞争、流动”的人才动态管理机制,逐步试行人事代理、流动编制、社会招聘等多种人才管理形式,不拘一格选用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人才。

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要完善激励措施,加强政策导向,鼓励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提倡教授进实验室,推动理论课教师与实验教师的双向流动。努力建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通,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兼容,核心稳定、结构多元的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团队。并从政策上保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视同仁,实验教师与理论教师一视同仁,实验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

五、加大对实验室投入,改善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状况

实验室设置应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合理。有步骤、有重点地充实、更新一些设备旧、配套数少、性能单一、使用效率低的实验室,新建一批高起点的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努力使实验室建设水平能跟上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努力使实验室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服务面广、开放度高、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同时确保实验室用房、配套设施、环境、安全等方面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要求。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趋综合,学科专业之间也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上鼓励跨院系、跨专业的实验室共建,使实验室呈现规模大、功能强、服务面广、资源共享的特点。

六、健全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水平

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要大力抓好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按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要求和专业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文件,健全实验室工作条例,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注重实验室基本信息的按时收集整理和上报,使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院教[2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