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特色小镇”建设与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通过开题论证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12-29 浏览次数: 1321

 2017年12月28日,常州工学院汪瑞霞教授担任课题负责人的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特色小镇”建设与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会如期召开。常州工学院纪委书记、副院长陈志伟教授主持会议。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设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邬烈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夏燕靖和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王泽猛为开题论证专家出席会议,常州市社科联主席朱明辉、常州市发改委农业经济处王春昱和常州市区、乡镇领导代表一并参加评议。常州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建明、常州工学院纪委书记陈志伟、常州工学院办公室主任唐国兴、常州工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庄燕滨、常州工学院社科处副处长陈杰、课题组全体成员和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代表一起出席会议。

会议由常州工学院陈志伟教授主持,首先常州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建明教授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近年来,常州工学院始终坚守“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因地而设、受地支持、为地服务”的特色办学之路,加强政产学研结合,搭建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将学科链、人才链和产业链连接起来,探索出政产学研紧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课题负责人汪瑞霞教授代表课题组从选题背景与意义、课题总体框架思路、研究重点难点、预期成果和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是建镇之基石,是小镇特色和内涵品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特色小镇”建设也是传统村落文化激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契机。课题组将在全面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的“挖掘与传承、重构与激活、传播与发展、创新与再生”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专家们对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评议,认为特色小镇是热点,在热的背后有很多危机。这个课题不是把乡村建设得漂亮这么简单,最核心的问题是文化传承。真正走向民生工程。村落中流失的人口如何能够回流?特色来自哪里?只能来自文化,只有文化不能复制,要对历史和文化要有敬畏之心。主持国家社科课题就代表国家水准,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可以更加聚焦,围绕特色小镇与文化之间的融合问题展开研究,让特色小镇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随后常州市社科联、常州市发改委以及常州市相关乡镇代表分别从课题研究如何与当前常州本地特色小镇建设实践相结合,也提出了诸多建议和问题需求

经热烈讨论,评审组高度评价该项目的整体研究思路,对课题的前期研究积累和团队成员组成给予充分认可,认为本次项目是对当下乡村振兴发展的一种新探索,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也为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决策性建议和可操作性的参照样本。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开题,并建议进一步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凝练研究方向,尽快进入实质性研究工作阶段,聚焦研究重点,努力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表示将在此次会议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框架,加强理论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切实高效地推进项目研究的开展。本次项目开题报告会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行动,对项目的科学推进起着重要作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