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大师 波尔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1-01浏览次数:82

Borivoj Dovnikovic Bordo 波里维·多尼科维奇·波尔多(1930-)

波里维·多尼科维奇1930年出生于克罗地亚的奥斯杰(Osijek),他小时候就希望投身于他想要从事的动画事业。“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还没有电视,但是我们偶尔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到美国的卡通片。”他解释说,“当电影还是黑白的时候,带着噼啪声的卡通片已经有了颜色,这让我狂喜不已,以至于我开始梦想将来有可能制作动画片。”

1949年波尔多(多尼科维奇的佚名和昵称)搬到萨格勒布,在美术学院学习了不到一年时间。之后他加入到一家讽刺周刊《克姆布》(Kerempuh)的漫画家群体中。他们试图制作出南斯拉夫的第一部动画影片。“我做了瓦尔特·诺依格鲍尔(Walter Neugebauer)的助手,成为《克姆布》的骨干并负责后来影片的设计和原画,”他说,“诺依格鲍尔是国内闻名的连环漫画创作者,并且他有一点动画方面的经验,然而我们这些合作者却是第一次接触这门学科,我们开始积极地学习动画技术,一年之后,在1951年我们完成了《重要聚会》(The Big Meeting),这是第一部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独立制作的卡通片。”

波尔多陷于这种新发现的艺术方式中,无暇顾及其它,于是他一直作设计者和动画师,直到1961年,他开始制作一些具有自己观点的影片。这并不是说他排斥任何其他的创作方法:“我是一个漫画家,插图画家,连环漫画家,平面设计师和动画工作者(编剧、设计、动画和导演),”他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就在这些相关领域工作,当然我主要从事动画创作,它使我感受到最大的创作乐趣。”

波尔多成为融合两个分支领域的典型代表,这两个分支领域一支是以沃尔特·迪斯尼为代表的动画片,另一支是以奥斯卡·费辛格尔(Oskar Fischinger,美国抽象动画大师)为代表的试验影片。“我最初受到迪斯尼的启发,但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半叶,随着格萨勒布动画的发展,我仿照我的报纸中的卡通的风格继续工作,”他说,“在格萨勒布电影公司(支持波多大部分电影制作的国家生产公司)里,我们以完全不同于我们的鼻祖沃尔特·迪斯尼的方式进行创作,法国雅克·达迪(Jacques Tati)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之一。”

1972年,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成立了,波尔多是该电影节成立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在这里做了多年的主管,从1985-1991年他担任该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从1994-2000年他又担任国际动画协会ASIFA的秘书长。“我希望电影节成为所有动画艺术家、电影制作者和爱好者们聚会的地方,这里着重强调艺术”他说。在他最近正在写的自传 《深入透视萨格勒布动画的历史》中,他对动画行业地位的上升非常有信心。“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说,“我坚信随着电视和DVD的普及,人们将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动画艺术电影建立个人的电影库,正如今天他们所拥有的图书库。” 波尔多的代表作品是《仪式》(The Ceremony,1965)、《二等车厢的旅客》(Traveller Second Class,1973)、《服装的历史》(History of Costume,1965)、《好奇心》(Curiosity,1966)、《克瑞克》(Krek,1967)、《爱花的人们》(The Flower Lovers,1970)、《学走路》(Learning to Walk,1978 )、《生命中的一天》(One Day of Life,1982)、《动人的爱情故事》(The Exciting Love Story,1989)等,其中以《学走路》影响最大,主题思想是反对某些超级大国指手画脚,企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去限制所有国家的发展道路。形式风格上是简洁、明快的,没有语言,实在是萨格勒布动画的经典之作。

波尔多先生对中国人民怀有真挚友好的感情,多次来中国参加动画教育研讨会和动画作品评奖,并于2006 年5月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举行了他的个人作品展映会。波尔多在1995和2000年分别获得意大利Treviso和美国Birmingham动画电影节上的终身成就奖。

                          

《动人的爱情故事》(The Exciting Love Story,1989)

彩色/动画/5分钟49秒

该片的制作方式如同制作传统的赛璐珞片。不同的是,屏幕被分成多个部分。有两个主角:米吉和格罗丽亚。米吉呼唤和寻找着格洛丽亚,他走过荒漠、瀑布、山洞和冰山,冒着大雨、饱受饥寒……,他突破种种困难和障碍最终找到心上人格罗丽亚,屏幕的分隔线都倒塌了,两个人热吻在一起。该片想象力丰富,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有着传统的大团圆结局,观后颇让人感动。

背景:帕瓦·斯塔尔特(Pavao Stalter)/音乐音效:达沃·罗可(Davor Rocco)/编辑:蒂·布朗斯米特(Tea Brunsmidt)/摄影:瓦勒里加·拉达诺维克(Valerija Radanovic)/制片:萨格勒布电影公司/技术:赛璐珞动画/格式:35mm

萨格勒布学派的创始人:Bordo(克罗地亚)

Bordo是萨格勒布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20世纪的60到80年代,曾经有两个国家的动画与处于垄断地位的迪斯尼动画有着截然不同的美学趣味和文化个性,在世界动画界引起广泛影响。为了表彰他们对动画艺术的贡献,他们皆被冠以“学派”之称——一个是中国的“中国学派”(Chinese School of Animation),一个是前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学派” (Zagreb School of Animation)。萨格勒布学派在40年内制作了600余部动画片,并获得了400多个世界动画大奖。多少年来,萨格勒布像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一样成为世界各地动画热血青年向往的圣地。

Borivoj Dovnikovic Bordo 1930年生于前南斯拉夫的奥西耶克(Osijek),从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喜爱。二战后,南斯拉夫的政治局面导致处于创业期的Bordo离开南斯拉夫,把创作注意力与阵地转移向东欧。1949年,Bordo来到前克罗地亚联邦共和国首都萨格勒布就读于当地一所美术学院,开始正式学习绘画与动画制作。在校期间Bordo开始为幽默周刊Kerempuh和其它一些报纸工作,绘制卡通画与插画。1950年Bordo离开学校,和他在Kerempuh的同事Wlater Neugebauer、Ico Vljevica、Vladimir Delac一起开始制作萨格勒布动画史上的第一部动画片《大会》(The Big Meeting,1950年),也被认为是克罗地亚现代动画片的开端。影片于1951年5月完成,Bordo也凭借该片成为萨格勒布动画学派的领军人物与中坚分子。同年Bordo与Wlater Neugebauer、Vladimir Delac等人一起创建了萨格勒布的第一个专业动画工作室——“彩虹电影公司”(Duga),工作室成立第一年就生产了5部动画短片。由于南斯拉夫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个国家多灾多难,动荡不安,公司不得不于1952年关闭,Bordo一杆人等只好又回到漫画、插画与杂志美术编辑的工作岗位上谋生,但“彩虹电影公司”与《大会》意义非凡,它们标志着南斯拉夫动画事业的开始。

“彩虹电影公司”关闭后Bordo在南斯拉夫军队中服役18个月,这段经历对他日后创作影响很大。漫长的服役生活结束后(1957年),Bordo回到萨格勒布加入到由Dusan Vukotic于1956年创立的萨格勒布电影公司(Zagreb Film)动画部。该公司在政府强大的资金后盾支持下,吸引了原来“彩虹电影公司”的很多动画师慕名而来,同时一大批年轻人才也被聚拢在这个机构里,萨格勒布成为南斯拉夫动画制作中心,萨格勒布电影公司也成为一个品牌开始大量制作动画片。1961年,萨格勒布电影公司发生了一场运动,动画师们强烈要求独立指导自己的动画片。当事人将那次运动称之为“完全创作运动”(The Total Authourship)。通过那次运动Bordo及他的同事认识到,作为一名艺术家,你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自己所有的想法和创意(当然像录音师这样的助手你也需要)。

Bordo影片通常表现社会中最普通的人,他们不得不在既定的现实生活中求得生存,他反复表现的主题是“一个普通人努力争取一种拥有自己隐私的生活,但社会时不时会打断他或她宁静的生活。” Bordo影片主角的一个特点是他们总是想过独自一人的生活,但是却永远无法实现——最终他们总是被不得已的情况打扰。尽管Bordo的这些凡人角色原型是南斯拉夫人和他们的经历,但观众会把他们联系到Bordo作品上映的每一个地方,包括美国、亚洲和西欧。当然,凡人主角还代表了Bordo自己,影片主角大部分感觉和反应来自Bordo自己的经历。Bordo说:“普通人就是我的主角。我们常常用到HERO一词(HERO一词有英雄和主角两层含义),但是我的凡人主角不是英雄,他是反英雄,他只是一个普通人。”Bordo最有名的两部作品是《爱花者》(The Flower Lovers,1970)和《二等乘客》(Second Class Passenger,1973),它们一共获得18项国际大奖。

Bordo近些年来一直从事图形制作,图形艺术设计和插画制作,1994年Bordo和他的妻子Vesna在广岛动画节期间被选为ASIFA(国际动画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imated Film)的秘书长。

其他

  除了动画片之外,波尔多还设计制作卡通、插图、漫画和平面设计作品。

在他50年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波尔多以其独立动画影片获得过一系列国际奖项。1995年,在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波尔多在意大利的1995特雷维佐卡通艺术节上荣获了终身成就奖。2000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举行的街头动画节上,波尔多被授予终身成就奖,以肯定他50年的电影生涯和为萨格勒布现代动画电影做出的贡献。

波尔多的作品在世界许多国家展出或收藏,包括巴黎的法国电影艺术馆、意大利的卢卡(Lucca)、渥太华、蒙特利尔的魁北克电影艺术馆、莫斯科、保加利亚的瓦尔纳(Varna)、巴塞罗那、布拉格,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芬兰的坦佩利(Tampere)、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94年美国15城市巡展、日本广岛、乌克兰的克罗克(Crok)、凯奇凯米特(Kecskemet)、美国的伯明翰、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加休库(Cacak)、布鲁塞尔、马德里、塞尔维亚的尼斯(Nis)和瑞典的Eksjo。他的影片还作为萨格勒布电影节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放映。

波尔多的影片《好奇》(Curiosity)被收录在“世界之珠—历史上84部最优秀的影片”中, 于2000年在法国的安纳西展映。

波尔多于1985年出版并于1995年再版了《如何制作卡通》一书(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该书曾被分别译成捷克语和法语出版。

波尔多多次担任国际比赛和电影节的评委或评选委员会成员,包括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1976年和1994年),意大利卢卡国际动画电影节(1990年),莫斯科国际动画电影节(1986年和1996年),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1978年和1994年),瓦尔纳国际动画电影节(1983年和1987年),加休库国际动画电影节(1997年),日本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1996年),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1997年),葡萄牙埃斯平霍国际动画电影节(1998年),凯奇凯米特国际动画电影节(1999年)和伯明翰国际动画电影节(2000年)。

  波尔多从1972年就作为组委会委员和节目委员会主席,参加了萨格勒布世界动画电影节的组织工作。从1985年至1991年,他担任该电影节的主任。2000年成为电影节艺术顾问。